欢迎访问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普法网 > 债权债务 >

以贷还贷债务是夫妻一同债务吗

www.cctadp.com 2025-03-30 债权债务


案例


23日,当时在某信用社工作的乙以老婆丙的名义在信用社申请贷款2万元。同年3月28日,乙第三以丙的名义,在信用社申请贷款3万元,丙在借据上签了名。


上述借款到期后,乙、丙均未偿还。18日,乙找到我们的妹夫甲协商,需要将上述两笔到期的贷款用“以贷还贷”的方法转为甲的贷款。乙给甲出具了保证书,乙在保证书中承诺:转给甲的贷款是乙用丙的名字贷的款,该贷款本金和利息都由乙负责偿还,甲不承担还款责任。


同年6月27日,甲在信用社办理了5万元的贷款手续,并以此款项偿还了23日、3月28日丙名下的贷款5万元。


4日乙给甲书写证明1份,证明内容是:“情因我爱人丙在信用社贷款,早已过偿还期限,大家确免费还能力,就请妹夫甲27日为我转贷款账共伍万元整属实,我愿承担所有民事责任,与甲无关”。


20日,信用社以甲未准时偿还借款为由对其提起了诉讼,后经法院调解结案。同年9月26日乙给甲出具了借条,借条载明:“今借到甲现金伍万元整,用于偿还信用社贷款。利息以信用社计算为准。”尔后,甲持据催讨未果,遂5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乙、丙二人连带偿还借款本金5万元,并自1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信用社贷款的利率支付利息。


本案在处置过程中,甲、乙、丙三方各执一词,形成了以下争议焦点。一是乙以丙的名义的贷款是不是是夫妻一同债务。丙在诉讼中辩称乙是在其未知道的状况下贷款,那笔由其本人签字了的借款也未看到钱,故乙以丙的名义的贷款不是夫妻一同债务。


二是甲与乙、丙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不是成立。乙在诉讼中辩称其给甲立据是在遭到威逼的状况下所为,甲与乙、丙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成立。


三是乙给甲出具借条形成的借款是不是是乙、丙夫妻一同债务。丙在诉讼中辩称乙以丙的名义的贷款是用于了乙的个人开支,不是夫妻一同债务,不应由其承担连带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乙、丙自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甲借款5万元,并从28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乙、丙相互承担连带责任。丙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经二审法院主持调解,当事人达成共识,由乙偿还甲借款5万元,丙对其中的3万元承担连带责任。


分析

?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律师 北京律师 北海律师 长春律师 长沙律师 成都律师 大连律师 东莞律师 大理律师 福建律师 福州律师 广东律师 广西律师 贵州律师 贵阳律师 广州律师 河北律师 河南律师 湖北律师 湖南律师 海南律师 合肥律师 杭州律师 吉林律师 江苏律师 江西律师 昆明律师 辽宁律师 兰州律师 宁夏律师 南京律师 南宁律师 青海律师 上海律师 山西律师 山东律师 四川律师 陕西律师 沈阳律师 苏州律师 深圳律师 天津律师 唐山律师 无锡律师 威海律师 武汉律师 厦门律师 西安律师 云南律师